臺北市立動物園3月6日新生2隻小懶猴,今天正式和媽媽一起在夜行動物館17號展場和大家見面。
「35號」小懶猴媽媽第一次生寶寶,但超級會帶孩子,小懶猴出生後就緊緊的抱在媽媽的腹部,左、右各一隻,連睡覺也抱在一起。只有量體重時短暫的分開,雖然媽媽就在旁邊,但小小懶猴還是拚命的叫媽媽,媽媽也緊迫釘人的盯著動物保母,直到量好體重回到媽媽身上,媽媽立刻舔寶寶安撫牠。
小懶猴分布在寮國、越南、柬埔寨和中國南部,通常獨居或小家庭生活,夜行性的小懶猴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大大的眼睛,方便在晚上活動及覓食,食性非常廣泛,花蜜、樹汁、果實、昆蟲、真菌、壁虎、蛋和小型哺乳動物等都是牠的食物。
小懶猴和懶猴形態上非常相似,但體型較懶猴小,尾非常短,睡覺時在樹枝上捲成一團球狀,除棲息地因長年戰爭遭到嚴重破壞外,小懶猴的族群也面臨被捕捉當寵物販售的威脅,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小懶猴小檔案
英名:Pygmy slow loris
學名:Nycticebus pygmaeus
分類:哺乳綱 靈長目 懶猴科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目前除了被捕捉販售當成寵物,棲息環境也遭到長年戰亂的嚴重破壞,因此整個族群前途堪慮
形態:形態與懶猴相似。體形小,尾極短。眼大,頭圓。口鼻白色,從鼻部向上伸展到兩眼之間有一白色條紋至額部終止。耳圓適中。背毛橙紅褐色。腹面灰白色,手足有銀灰色光澤。足後第二趾具爪,餘指(趾)為甲,前肢第二指短於其餘各指。中國所產個體自頸後沿背脊有一棕黑色的條紋,頸端寬向尾端漸窄,至腰部已不明顯,耳、鼻、手、足皮膚黑色。
分佈:寮國、越南、柬埔寨和中國南部
食性:雜食,以果實、昆蟲、鳥蛋和小鳥等為食
習性:夜行性。多單獨活動。
生殖:雌性約9個月大成熟,懷孕期約190天、133天斷奶,初生仔獸重約23公克、成年體重約400-500公克,一胎1-2仔 ,體長約20公分
壽命:最長紀錄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