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閉幕10天,臺北花博爭艷館以「2011臺灣花卉展」做為壓軸活動。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臺北市長郝龍斌及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等人16日共同出席開幕典禮。臺北市長郝龍斌說,花博不只是臺北市的花博,更是全臺灣的花博,花博的榮耀歸所有臺灣花農。
花博預估在17日即將突破8百萬參觀人次,許多民眾對於花博意猶未盡,關切是否可能延長展期?郝龍斌表示,花博是國際AIPH授權舉辦的活動,必須遵照規定在(99年)11月6日開幕、4月25日準時閉幕,不會延期;他並提醒,花博票25日後就將失效,希望持有預售票的民眾盡快使用。
郝龍斌並表示,花博14個展館中,保守估計有13個會保留下來,尤其民眾最喜歡的新生三館都將保留下來,預計在暑假重新開幕,展出臺灣先進科技、農業科技,及上海世博臺北館的展出內容,夢想館經過整理後,也將會重新開幕。
臺北花博即將落幕,農委會與臺北花卉公司即日起到4月25日在花博爭艷館舉辦盛大的「2011臺灣花卉展」,和民眾共同見證國產花卉的傲人成就。展出內容包括一進入會場就有數萬朵文心蘭「移花接木」而成的星光大道來迎賓,還有運用臺灣菊創造出一層樓高的青花瓷造景,用幸運竹打造的101大樓,更有用一萬朵鮮花拼出來的愛心圖案,眾人的心血,讓總統看了直說「美得叫人窒息」。
總統馬英九表示,將臺灣打造為世界花卉島及種苗培植中心,已有成果,近年來花卉外銷已成長40%,八八風災後他到臺南,發現蝴蝶蘭能抗洪,不受風災影響,高雄火鶴也具有14天運送期間的保鮮技術,不但能降低成本,也能保持在國外花卉市場的競爭力。
對於花博即將突破800萬參觀人次,馬英九回想爭取花博主辦權的歷程,並表示,臺灣透過花博累積舉辦國際大型活動的經驗,未來要爭取更多世界級的大型賽會,這就是「具有說服力的業績」。
臺北市長郝龍斌則是感謝各界的大力促成,他表示,他在花博籌備期間拜訪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獲得中央在花卉採購及預算上的協助,在爭艷館16檔展覽中,農委會也認養了3個檔期,讓臺灣的花卉工作者有機會展現臺灣文創實力及農業科技,包括45個新品種,另有15個稀有物種透過科技復育保存下來,成為臺灣的驕傲。
對於即將突破800萬參觀人次,郝龍斌則是充滿感恩地表示,這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國際活動,每天來自海外的人士約有5%以上,達到國際化的特色,並讓更多國際人士透過花博認識臺灣、認識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