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馬獎兩岸三地參加角逐的電影作品中,台灣電影得獎最少,引起各界議論,希望台灣電影能突破困境,提升作品能量,進而與國際接軌;基於此,中州科技大學視訊傳播系特別邀請紀錄片導演薛常慧與塞爾維亞(南斯拉夫)兩位國際知名導演蒞校與師生交流,從不同的文化角度、不同的人生經歷,探討影像的發展與創作。
塞爾維亞是屬於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以前稱為南斯拉夫,雖然是共產國家,但其首都貝爾格勒卻有多采多姿的夜生活,同時也是歐洲文化藝術的重鎮,擁有歐洲舉辦歷史最久之一的紀錄片及短片影展,而國際級的紀錄片影展現今一年至少有5個。中州科技大學視訊傳播系特別邀請來自塞爾維亞的國際導演捷里米爾.列里尼克(želim žilnik)與楊可.巴爾雅克(Janko Baljak)蒞校,帶領師生進入國際級的影像世界。
捷里米爾.列里尼克(želim žilnik)和師生暢談「從南斯拉夫到塞爾維亞獨特的創作之路」,他在1969年完成的第一部紀錄片作品即獲得柏林國際影展金熊獎,但當第二部作品拍攝完成時,底片即被共產主義政府當局沒收。捷里米爾.列里尼克表示,自此之後他就到德國等地繼續拍攝作品,從1980年後陸續與歐洲各地的電視台合作拍攝作品到現在,已經快70歲了。他的人生經歷創作之路,猶如他的影片作品一樣精彩。
中州科技大學視訊傳播系康有評系主任表示,此次與國際知名導演的對談講座,是由系上陳文彬副教授全力籌劃促成,順利邀請到重量級的國際導演蒞校交流,對於學生拍攝紀錄片或電影製作,將會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多元的思考角度,也為培育台灣國際級製片人及導演,打開一扇窗。
另一位身兼導演、影展總監及電影教授的楊可.巴爾雅克(Janko Baljak),與師生們探討「塞爾維亞影像發展的背景與現況」。貝爾格勒紀錄片及短片影展,舉辦已60年,可說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影展之一,而楊可.巴爾雅克即是目前此影展的主導者;他在1986年發表首部作品,有紀錄片及劇情片多種類型,作品以關注罪犯、青少年、戰亂下的弱勢族群為主,而藉由他串連塞爾維亞不同世代的影像工作者,一起探究當地的影像發展現況。楊可.巴爾雅克表示,過去很少看到台灣的作品,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作品送到貝爾格勒參展,讓歐洲也能看到台灣學生的作品。